格林一时大受鼓舞便开始了第二本童话作品集的创作和搜集,他们对童话的阐述一直很好地体现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他们一有了故事蓝本先是精雕细琢,最后才动笔重新创作。他们注重于怎么讲故事,怎么为孩子们讲好这个故事,而不是写好这个故事。孩子们更倾向于倾听这种方式,在书本文字中所表现的故事蓝本应该以孩子们的思维为定向,也就是使用贴近于儿童的口语。任何作家的创作思维都离不开虚构的想像,在想像中虚构,使要表现的部分更加突出、更加完美、更加有价值。这无疑是一项比较难以应付的工作,作家的童话的传神之处在于故事本身的价值意义,当然,任何加工润色,任何文字工作都离不开灵感,但童话更加注重的是故事的叙述,以故事为轮廓,用原始的故事讲述童话,真正的童话就是由一首动人的诗在穿梭着,然而动人的诗就是童话的另外一种说明方式。格林童话中《苏嗒的故事》就是用故事讲述童话的典范。《狐狸》讲述的是一只狐狸和一只熊的故事。一只熊得罪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时时刻刻都想报复那只熊。有一天,狐狸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一窝蜜蜂,于是狐狸就想到了把熊骗到这里吃蜂蜜,然后叫蜜蜂蛰它。狐狸胜利了,还用木头砸了熊几下,这只熊是一只狗熊,它很粗鲁,决定要为自己的鼻子和耳朵报仇。另外一个故事也讲了狐狸和狗熊的斗争,在这个故事里,狐狸仍然是受害者,它被高大威猛的狗熊打伤了腿,狐狸心里不服气
可爱和可恨的动物们是童话的灵魂,童话如果没有动物的参与似乎说不过去,从格林兄弟所选的童话作品中都有动物可爱、可恨的痕迹,这是一个独特的童话现象。在格林兄弟所编写的《格林童话》中所表现的是保持一颗童心,格林兄弟希望人们都能够用童心去看待事物对待事物,这难免太理想主义了,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句话,他们的童话作品都是为下一代而创作编写的。格林兄弟从事童话作品的搜集再创作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因素,从祖母到母亲,从祖父到父亲几乎无一例外地为下一代费尽心思,格林兄弟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兄弟想完成上一辈的未完成的事业,于是他们又开始了童话创作,至于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童话、故事,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格林童话的教育意义非常深刻,格林兄弟所选和再创作的童话都是教育人们怎样明辩是非,怎样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以及另外的社会教育意义。格林童话跨越国界,深受各国儿童少年的喜爱。格林童话是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这体现在雅科布对古典主义文学的深厚造诣以及威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领悟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部珠联璧合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在童话世界里,孩子们可以任意驰骋在他们想像的空间里,孩子们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把童话视为永不干涸的清泉。童话世界是他们内心朝拜的地方,童话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也是他们精神家园的归宿之一。孩子们在童话世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感情寄托。孩子们的理想往往在他们的童话世界里得到延伸和拓展,孩子们从童话中初步学会了分辨是非。他们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和童话的主人翁对话,这独特的询问方式是打开他们智慧之门的最佳途径,在童话世界里他们能够真正看到真、善、美、假、恶、丑。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衡量事物的好与坏、忠与奸、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这也是人们最初的思维方式,这无疑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雅科布•格林有这么一句话:“避开文学去研究历史那就好像用竹竿扛大象——于事无补,详细的历史问题都记录在文学作品当中。” 启蒙儿童文学创作离不开儿童诗歌和童话故事。孩子们在童话故事中能够寻找类似自己的人物,从而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童话中的人物命运里。孩子们在童话故事里能够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人物或者动物的各种脾气以及丰富的情感。而这些并不是繁见的,它们有自己的规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可以令孩子们增长很多见识,丰富他们的知识面,锻炼他们的语言阅读能力,还对他们进行了初级阶段的诗歌鉴赏能力。诗歌的语言就是童话变相的另一种语言,能够领悟童话的本义,能够熟练驾驭童话语言,能够把握诗歌的写作动机以及诗歌语言,童话的亮点就在于珍藏了一些凝练的诗歌语言,而一首完整优秀的诗歌就是一篇优秀的童话。童话是诗歌的集散地,而诗歌是童话浓缩的另一方面,童话总是沿着诗歌的逆向思维进行延伸,但是诗歌却从童话的边缘逐渐地深入其本质的空间中。
以下这段话是关于威廉•格林的童话创作谈的精义:“真正的童话是长在儿童们的心目中,他们心目中的童话被我们这些已经成年了的人不经意地扭曲了,他们看到我们为他们创作的童话恰恰就是对他们想像中的世界的不经意扭曲。在他们的幻想思维中根本就不存在我们为他们这样创作的这些所谓的童话,这些标榜为童话的东西,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一直是扼杀他们思维的重要杀手,最原始的童话诞生在他们从未接触过这个世界的时刻,我们一直在做着篡改他们本意的工作
这正是我们的失败之处,成年人和儿童们总是若隐若现地隔着一个真正的童话的距离!”
+倭尔加斯特
名篇有《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玫瑰少女》《睡美人》《灰姑娘》等数十篇。
《白雪公主》讲述了一个可爱美丽的公主因为后母嫉妒其美貌而被迫逃到森林,偶遇善良的七个小矮人。最后在他们帮助下,克服了后母的诅咒,找到真爱的王子的故事。《青蛙王子》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公主在河边玩耍,一不小心把她的金球掉到河中。正在河边的青蛙王子答应帮公主拣回球,代价是公主要和它在一起。公主答应它带回去,陪它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但是当青蛙捡上了球之后,公主拿了球就不理青蛙了。一天公主在吃饭,青蛙找上门来,小公主终于受不了了,把青蛙朝墙上摔去,可青蛙却变成了一位王子。原来青蛙是被巫婆施了魔法,只能让小公主救他!这个童话表现了作者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未来社会的向往,他通过这个童话告诉人们,做事要信守承诺,不可养成以貌取人的陋习。
《小红帽》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谁见了都喜欢,但最喜欢她的是她的奶奶,简直是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一次,奶奶病了,妈妈让她给奶奶送一点吃的东西,可是,天真无邪的小红帽却被老狼欺骗,导致奶奶和小红帽均被老狼吞进肚子里,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才把她们从狼肚子里救了出来。从这以后,小红帽终于变聪明了,而且,再也没有被狼骗过了。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提防形形色色的坏人,不要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以免上当受骗。
《玫瑰少女》讲的是一个喜欢玫瑰的女孩,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和心爱的王子团聚的故事,作者在这里教育人们遇事要诚实、勇敢、不畏艰险、持之一恒。
《睡美人》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公主出生后,被心怀怨恨的女巫诅咒将长睡不醒。家人出于恐惧将她一直严密保护,直到她十六岁时出于好奇去玩弄一个纺锤,不小心被扎伤手指,从此一睡不醒。魔咒实现了,整个城堡也陷入沉睡。直到若干年后,一位王子来到这里,找到了她,被她的美丽吸引,一吻才唤醒了她。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灰姑娘》的主人公是一位善良而不幸的女孩,她母亲的去世后,她的富翁父亲又给她娶了一个后母,后母还领了两个女孩来他们家。从此,她们强占了她的房屋、漂亮的衣服,还整天让她不停地干那些又脏又苦的活,不仅如此,新家庭成员还不停地想一些毒辣的方法污辱她、讽刺她。一天,这个国家的国王决定举行一次十分特别的舞会。请来参加舞会的都是全国最美丽年轻的少女,因为国王要在这次舞会上为他的王子选一个漂亮的妻子,这次舞会将会是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次舞会,而且这次舞会将会连着开三天。灰姑娘的后母带来的两个女孩听说国王邀请了她俩,兴奋得有些精神失常了,她俩凶狠地让灰姑娘给她们梳头,给她们换鞋子。灰姑娘无奈地做着这一切,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因为她非常想去参加这次舞会,她向她的后母祈求,把她也带去参加 但后母却没有答应她的请求。后来,在灰姑娘亲手栽的榛子树的帮助下,灰姑娘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舞会,并终于得到了王子的爱情。而那两个羞辱她的女孩,也被两只小鸟愤怒地啄瞎了眼睛,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们再也看不见这个世上的任何东西了。
“灰姑娘”式的童话在世界各地流传的神话传说里类似的异文不下于1500种。在中国56个民族及一些已消亡融合的民族里也有不少类似的传说,被记录保存至今的异文故事就有72篇,数量之多实为惊人。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灰姑娘”的现象都存在难以割舍的情结。
格林兄弟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仑坦诺和阿尔尼姆的影响。他们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
《格林童话集》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后一版,共收童话216篇。
“格林童话”诞生以后,焕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成为世界文坛上的奇葩,其芬芳的气息深深沁入广大读者心灵,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萧枫
2010年1月28日
摘自